在卜筮的语境下,《周易》古经六十四卦的符号系列符示潜含了人与其所置身其中的生活世界相关因素间的密切关联及彼此间的感通。经过《易传》的创造性诠释转化,上述符号系列成为复杂多样、流转无穷的天地人三才并立共......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本《老子》首章(今本第三十八章)中的“下德为之而无以为”一句,通行本作“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虽只是一字之差,却隐含着思想意义上的很大不同,应该视为汉简本《老子》与今本的一个重要文句差......
《论语·为政》记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里的“因”就是相因继承,可谓中国文化之“常”;而“损益......
王充,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集中地反映在他的“效验”论上。今天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剖析王充的认识论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
释义学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基本形式之一,大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中国学术的源始核心——六经,原本都只是寻常的文本,若非有人(孔子,也许还有其他人)加以删定阐发,不可能具有经的地位,更不可能对......
讲到前汉中期以后的儒家内部的一个斗争,就是今古文经学之争。今文经学所讲的经典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写的,所以叫作“今文经”。古文经学所讲的经典是用战国时代六国的文字写的,所以叫作“古文经”。今文经学是汉初......
一、追问世硕、公都子所述“或曰”及王充人性论之关系《论衡·本性》所谓世子以为“人性有善有恶”的主张,及其与公都子所述“或曰”、王充等汉儒所持之人性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所关心,然而至今悬而未决的一......
学者们普遍认为,《淮南子》结构繁复、思想杂驳,且多袭引旧说,鲜有新辞,因此,通常肯定的只是其文献、音义方面的考据价值。本文通过解析《淮南子》对“无为”的使用与阐释,试图表明:如果说先秦诸子学因原创、独......
一 《黄帝四经》的书名问题所谓《黄帝四经》①指的是1973年11月至12月期间,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第三号汉墓中出土的大量帛书中的数种。其正式称呼应该是《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因为在......
但凡对儒家学问有所了解者,不仅熟知儒家的学问为“六艺”之学,而且熟知儒家的“六艺”指谓有两,一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另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前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