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若论影响力最大之宗派,则无疑推出禅净二宗,但若论在民众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又首选净土宗。曾有人称,禅宗主要是知识分子的宗教,而净土宗却是普通百姓的宗教,此说曾引起许多人的反驳,但其中......
一、隋唐儒、佛鼎立的思想学术新局面的出现隋唐时中国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时代,文化领域也迎来了学术思想的新局面,出现了一番迥异于以往的兴盛景象,儒、佛、道等各家各派的学说都获得了充分的发展......
大乘佛教兴起时,从佛教本生故事中演化出“自利利他”的本愿思想,宣扬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四弘誓愿”菩萨救济精神,一时出现了崇拜信仰菩萨的风气,各种本愿纷纷出现。如后汉支娄迦谶译《阿閦佛国经》中有阿閦佛......
陈兵教授,国内知名的佛教学者,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职。主要著作有《佛教禅......
“性空”与“识有”是佛教中影响较大的两个观念,也是联系密切的两个观念。二者在早期佛教时期就已有某些思想萌芽,但系统论述它们的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主要分为中观和瑜伽行两大派别。这两派不仅是印度佛教发展中......
“生态”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盖指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生态观就是人们对生态问题的看法、观念。早在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rnstHaeckel)就提出了“生态学”一词,专指研究生物及其住所的......
本世纪以来,随着敦煌本《坛经》和其他禅籍的发现,中外学者围绕着《坛经》作了许多研究,并就一些问题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如《坛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坛经》与惠能思想的关系如何?《坛经》是如何形成并流传的......
一、问题的由来自印度正统派哲学的吠檀多派的根本经典《梵经》(BrahmasUtra,约200-450)问世以来,到吠檀多哲学家商羯罗(ZaGkara,700-750)将其活动中心移至南印度的期间,吠檀......
导论佛教在西方真正为人所了解还只有150多年。尽管自13世纪以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旅行家和传教士们同当地的佛教传统有过许多接触,但还没有揭示佛教的历史及其透过在大多数亚洲国家传播的信仰和学说的极......
萨满教是蒙古族固有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和一切原始宗教一样,同属于多神教。其基本特征是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祭仪形态为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萨满的职能是充当人神之间的使者,为本氏族消除灾祸,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