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哲学教育  >  哲学教育  >  正文

【张汝伦】通识教育重在明事理、辨是非

古之书院 今之通识

在谈通识教育的目的、内涵之前,先阐明一个观点,那就是:通识教育,其实并非是来自西方的教育理念,而是根植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之上,蕴藏于沿袭至今的古代教育思想之中。可以说,通识理念自古即有。而在古代,体现通识教育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书院。

先秦时候孔子兴办私学﹐可说是书院教育之雏形﹔而汉唐时候的精舍﹐可说是书院的前身;到北宋时候﹐书院教育正式确立。

书院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机构,成为名流学者们的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们的向往之地,承担着传播文化、交流学术、培养士子的地方。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没有一种形式能如书院呈现的这般自由。

在我国古代,书院所承载的精神气质和文化使命与现代的大学类似,其悠久的历史比起那些动辄数百年历史的欧洲的大学来说,丝毫不逊色。

古代书院,在教学理念、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学生活动安排乃至上课的方式都有一整套非常丰富的阐述,其主要特质可以总结如下:

一是传授涵盖诗、书、礼、仪、乐多类知识的儒家经典著作,将学术创新研究与教学将相结合。二是通过“会讲”,开展学术交流。“会讲”也就类似今之“论坛”,是书院交流不同学术观点的主要形式;三是奖进后学,重视传、帮、带;四是重视总结自学方法。五:道德教育为教学之首。此外,在追求个体道德完善的基础上,倡导实现全社会道德的完善。

剔除掉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及封建传统因素,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古代的书院教育与今天的通识教育有着一脉相承的教育理念。

古代书院培养了中国最早的知识分子,刻画了他们精神的脉络,滋育了他们的人格精神,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代代传承。

今天的我们,需要在充分挖掘包括书院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对其精华部分加以现代化转化,不断完善中国的大学文化、大学通识教育,使之呈现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培养出适合中国土壤的栋梁之才。

博是专之根基

五、六十年代,我小的时候,最佩服的是大学生,因为他们知识全面、眼界开阔、思想活跃,那时候的学科分类比现在还要细致,但那时的大学生兴趣爱好却很全面,那时出现了许多名士、学者,都是专、博兼备的典范。

在当今功利而浮躁的社会中,大学文凭成为就职的凭证,专业知识成了糊口的技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面对大学四年时间有限,学生个人精力有限的现实,高等教育及学生自身均开始变得越来越拘泥于单纯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造成了学生知识太过单一的普遍现象,这是需要整个社会思考的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我校率先实施了通识教育,新生入学第一年不分专业,而是进入复旦学院接受六大门类、兼通文理的通识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花费一年,实行通识教育是否在浪费时间?其实这涉及到专业人才的短效与长效问题。从表面上看,单纯4年专业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似乎比接受通识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更精通于专业,但其实不然,这只是专业优势的短期表现。

有一次我去四川,一座山远远看去郁郁葱葱,煞是壮观;待到走近才发现树林虽密,却株株矮小瘦弱,细看之下,原来是树木之下的土层浅薄贫瘠,不禁恍然,原来如此。

没有宽阔深厚的知识根基,一时的专又能专多久、多深?就如同没有肥沃土壤支撑的林木,可生长但岂能参天?树木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所以博是专之根基。

无论是本着继承书院育才的优良传统,还是今之社会需求,通识教育势在必行,极有必要。

通识的首要目的:明是非

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谈到通识教育,似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学习,其余的琴棋书画、文理史哲均有涉猎;也有人说,通识教育就是文科生需懂些理科常识,理科生也要涉猎些文科知识。其实这些都只是表面理解。

大学四年,精力有限,要想在专业课基础上,琴棋书画、文史哲均掌握一点,又谈何容易。

在我看来,通识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培养通才、全才,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多学几门不同种类课程,提升一个人的全面素质,其实古人早已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明事理,辨是非”。

读书明理,古之明训。古代的书院就是将道德教育摆在教育活动的首要位置,并以此来设计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书院学者在追求个体道德完善的基础上,还着重培养生徒树立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实现全社会道德的完善。

明事理、辨是非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与多懂一些知识、多学几门课程相比,更注重在于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人”。

知识博雅很重要,但仅仅博雅,却在大是大非上没有正确判断之人也算不上是对国家、社会有贡献的栋梁。现当代文坛中有一个极好的例子,鲁迅及其兄弟周作人,论才华、学识,兄弟两人各有千秋,不相上下,然而前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国家、民族存亡之际“振臂疾呼”,后者虽博学、文雅不让前者,却在民族大义上做不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立场和决定。那他的优雅、博雅知识又有何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大学生都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是不是很可怕?未来是不是很可忧。

一个人的思想太单调、兴趣太狭隘,需要通过教育去培养、去提升,但通识教育绝不只是去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培养一个人广泛的兴趣,或者让人更文雅一点,而是通过我们的教育使得他对我们整个社会有所了解、有基本的判断能力和是非感。文雅的实质是文明,文明的实质是有正义感。通识教育不是培养“百科全书”,让学生成为“多才多艺”的人,而是一种自我完善的必由途径。

有一次,听两个学生谈起一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他们说,曾在报上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讲的是在地铁上,一个70多岁、患肺癌晚期的老人,手持着病历卡,希望有人能给他让个座,结果却没有一个人起身。后来,其中一名学生对我说:“老师,如果当时我在场,可能我也不会让。”这名学生不懂同情和礼貌么?不是,他只是害怕会因此遭人指指点点。

思想上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在行动上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不去做,这样的算得上是明白是非么?中国古人向来强调“知行合一”,但“知”后却不做等于“不知”。

通识教育应培养人的正义感,对真理的追求,对社会、他人的关爱。没有正义、是非感,没有基本关爱,人类文明还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么?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是国家的未来。至少有一批人敢说敢做,哪怕对自己暂时不利,这样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

(来源:复旦校报。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