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哲学教育  >  哲学教育  >  正文

【吴梓明】宗教教育的世俗化与现代化——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个案研究

(一)引言

中国基督教大学自1952年已不复在中国大陆存在,但其在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华人地区之教育活动却并未停止,并且是在不断的扩展中。此外,过去十年来,不论在台湾、大陆、香港、美国及其他地区国家的学者,均开始对中国基督教大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十分值得学者们关注的。[1-p101109]19915月,中原大学主办了一个国际性研讨会,题目是:“基督教大学教育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影响”。该研讨会的重点是探索基督教大学在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所曾作出的贡献。这次的研讨会(指19996 月在台湾中原大学主办的宗教教育研讨会)却是从历史研究提升至教育理念的层面,反思有关中国基督教大学中的宗教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问题。

有关基督教大学中宗教教育理念的学术探究,必须涉及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论的问题,譬如:基督教大学宗教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宣扬宗教教义?抑或是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宗教教育的对象又是谁?是宗教信仰群体中的信众或信徒?抑或是一般的大学生,包括其他非信徒在内?基督教大学宗教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是纯圣经知识的教授?抑或是一般性的宗教研究、或是涉及宗教伦理课题、或是广义的人生问题的探讨?换言之,我们所关怀的是狭义的宗教教育?抑或是广义的宗教教育?还有,我们也需要探讨现代基督教大学的宗教教育与当代的社会、文化,尤其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宗教教育与近代社会变迁的关系,即“世俗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社会变迁的关系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集中在其中的两个课题,即基督教大学宗教教育的“世俗化”和“现代化”的历程上。本文将尝试以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作为一个现代个案研究,就个人的经验,提出一些对现代化宗教教育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二)转变中的崇基学院

香港崇基学院创办于1951年,再过一年它便会进入50周岁的纪念了。崇基学院的创立,是继承中国大陆13间基督教大学的传统,乃在华人的社会中,建立一个有基督精神的高等教育学府。“崇基”之命名,乃取“崇奉基督为万世师表”之意。崇基学院的校徽选自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的徽号,象征“十架”与“莲花”,即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崇基学院的设立,正是为要在中国土地上发扬基督十架的精神。

崇基学院的创办宗旨已清楚列明:“本校依据基督教之传统,提供高等教育,以中文为主要之授课语言,本教导青年发扬基督精神,研习高深学术,促进研究工作,并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宗旨”。[2-p7]崇基的校训取自《大学》中“止于至善”一句,所谓“至善”,对崇基学生而言,就不单是博学多才,也包括了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作为基督教高等教育学府之一,崇基学院在过去近50年的历史后,经历了大时代的转变。崇基学院在不断更新的过程中,除须回应不同服务对象的需要外,亦须不断寻索如何确立其为基督教大学的标志。以下不同的服务对象在促使崇基学院宗教教育的现代化上也是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甲、基督教会

崇基学院校董会成员主要是来自香港基督教不同宗派教会的代表,包括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圣公会、基督教香港崇真会、信义宗教会、潮语浸信会及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等。崇基校董会是一个十分开明的校董会,除了表扬宗教信仰自由、不过分标榜任何宗派特色外,校董会亦十分着重提高教学的素质,以合乎基督教的精神提供优良素质的高等教育。因此,基督教宗教教育与优良素质的高等教育并不相互矛盾;相反地,现代化的宗教教育与优良素质的教育二者却是相辅相承、相得益彰的。

乙、香港社会

50年代初期,香港只有一间大学,即“香港大学”。香港大学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但在香港社会华人占整体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大部分均以中文为主要的沟通媒介,只得一间以英语为主的大学是不够的。况且在1949年后,香港学生不能再往国内升读大学,霎时间,大学学位的需求剧增。另一方面,由于50年代开始大陆政府实施了高等院校调整计划,国内的基督教大学纷纷结束或改组,大批教授被迫南移香港继续其教育活动。崇基学院的创立正是为回应当时代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既能为这些教授提供栖身之所,延续他们为华人社会提供高等教育的服务,亦能满足本地华人升读大学的需求。其后宗教教育的演变,由宗教课程的提供至宗教学系(注:崇基学院在1957年开始提供宗教及神学课程,1968年才成立哲宗系,包括哲学、宗教及神学三组。自1978年,哲学组与新亚哲学系合并,宗教学组与神学组便联合成为宗教系至今。)的设立,也是因应社会的实际需要而发展的。(注:譬如在60年代开始,香港教会中学对宗教科学位的教师的需求增加,学院便积极培训这方面的人才。)

丙、当地政府

过去近50年来,香港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方面的需求亦不断增加,尤其是文、理、社、工、商科等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更大,崇基学院也在应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扩展,自1963年,它更与新亚书院、联合书院联合组成香港中文大学。三所学院/书院各具特色,崇基学院仍保持其基督教的办学精神,新亚书院仍继续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联合书院则重视与工商界社会的联系;三间各具特色的院校合并起来,成为“一所联邦制而以中文为主要授课语言的大学”[3-p524],在强调中西文化彼此相融的香港社会中,继续为社会培训各方面的人才。

丁、教育界

崇基学院于1963年并入为香港中文大学成员书院之一。新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并没有标榜任何的宗教信仰传统,自此,崇基学院便成了香港公立大学中的一个成员书院,是在一所世俗化大学中仍保持有基督教传统的学院。作为一所教育机构,在它所提供的宗教课程及宗教活动中,也必然是符合现代教育的原则,达到基督教的精神与优质教育互相配合的目的。这对学院的宗教教育发展亦是有重大影响的。

(三)宗教教育的世俗化与现代化

从宏观的层面看,世界在不断地演进,社会亦在不断地变迁,基督教大学的宗教教育也必然是在面对各种不同转化中带来的挑战而作出相应的转变。所以当我们研究基督教大学的宗教教育时,也必须要从较宽阔的层面看它的历史转化。回顾西方基督教大学的历史,尤其是它在欧洲和美洲的发展,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最明显的转变是朝向“世俗化”、“多元化”和“现代化”的演变。在宗教教育的观念上,基督教大学曾经历了一个从宗教凌驾一切学术文化之上,转而至逐渐与世俗学术文化分割出来,再又逐渐与学术文化重新结合的转变历程。这种转变历程在欧美历史中最为明显。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文尝试从欧美历史中举一两例子,简单勾划其中的“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转化历程。本文亦将集中探讨这两种转化历程对宗教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

历程一:宗教凌驾于一切学术文化之上

中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是“黑暗时期”,其中一个原因是中世纪的基督教(罗马天主教)教会是高高在上、凌驾于当时的社会文化之上。譬如:中世纪时代教皇负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教会的神职人员兼管着人民的生、丧、婚嫁礼仪、教育及医疗等一切社会性的活动。在学术领域中,传统的大学教育以神学为“知识之后”(Queen of all knowledge),凌驾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上。所以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科学等均充满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甚至不同学科所确立的真理也必须经教庭确认才可以被公众接纳,因此学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若干宗教信条的局限。(注:最著名的个案便是宗教裁判所对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及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两书学术论点的否定的裁决。)

历程二:世俗学术文化从宗教的领域分割出来

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如文学、音乐、美术、建筑等,均逐渐脱离神学或教会的影响,从宗教领域中脱颖出来,成为可以独立于宗教的学术领域;另一方面,世俗化的历程也带来了一些新兴的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这些学科也自有其独立的学术领域,甚至可以与教会的信仰神学抗衡。

美国立国之初, 便十分强调“政教分离”(Separation  ofChurch and State)的原则。“政教分离”的原则后来也促成了美国大学的世俗化,使世俗学术更明显地从宗教神学中分割出来。[4-p38]“政教分离”的原则在美国愈来愈成为了教条化,甚至后来演变成为限制宗教在公众场所出现的依据,“宗教”被认为只是属于私人的事情,是不应该拿作公开讨论的。社会的舆论也不能容许公众人物公开表达其信仰立场。(注:譬如美国第一夫人希拉利在克林顿总统就职典礼时颈项上挂着一个十字架,即时便有一位电视评论员批评她不应公然表露自己的宗教立场。我们会很奇怪,在一个高举宗教自由的国家,却有不容许公众人物在一个公开、自由、没有制造任何压迫感的环境中表达个人信仰的事情。这究竟是为什么?)

这种极端的政教分离的原则,表现在大学教育的范畴中,更引至一些极端的怪现象,譬如不能容许大学教授在课堂上公开宣告自己的信仰立场等。曾有一位大学教授在课堂上向学生表白自己是追随基督的信仰,并公开邀请学生在课堂后与他谈论有关信仰的问题。其后,这位教授遭大学当局警告,继而还须在法庭上为自己作辩。(注:这事件发生在University of Alabama,在美国法庭案件称为Bishop v.Aronov 1991.(926F.2d 1066.Phillip E.Johnson,Reason in the Balance.Downers Grove:Inter -Varsity Press,1995,pp.173-178.读者亦可参阅Warren A. Nord.Religion and American Education: Rethinking a National Dilemma.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5.)这样的事例表明美国有些人已将宗教排拒于社会公众活动之外,尤其是在大学的学术场所中,谈论宗教已成了近乎不合法的事情(illegitimate in academia)。[5-p67 84] 美国学者 Stephen Carter在他的一本近著中称这样的社会现象为“不信的文化”( The Culture of Disbelief)。[6]另一位美国学者George Marsden也指出美国的大学正在经历一个世俗化的历程(Secularization  of  theAcademy)。[7]他解释说:“(美国大学的世俗化)是指它从一个以基督教为主导的年代而转化成为一个基督教影响已逐渐消亡的年代”。[4-p5]因此,这个历程可以称之为“宗教教育世俗化的历程”。

历程三:宗教与学术文化重新结合

世界仍在不断的演进,宗教教育与学术文化在美国社会中亦从一个被分割的关系,逐渐转化至一个重新结合的关系中。

甲、虽然说近代社会是走上了“世俗化”的历程,但近代社会的另一现象是宗教研究在西方已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了一门具学术性的学科。现代宗教研究可以应用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譬如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近代宗教研究学者更多采用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从更广阔的层面去分析及研究人类的宗教活动。这种宗教研究方法对近代宗教教育的影响尤为深远,它不单只可以帮助宗教教育脱离了传统以宣教、护教为目的、或是过份强调教条式的教学方法,它更是将宗教教育提升至可以用客观、科学化方法研究不同宗教的现象,使之成为一门堪作学术研究的学科。[8][9]这种转化历程也可以称是“宗教教育现代化的历程”。[10-p4966]

乙、前面曾描述在美国社会中出现将宗教讨论排拒于公众场所的情况,这种现象也只是反映出在美国社会中一种极端的看法而已。除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外,美国社会亦是坚守“平等”与“尊重人权”的原则,这些信念也间接地帮助了近代宗教研究重新回到学术讨论的领域中。譬如说:在大学中假若可以容许非宗教人士谈论他们的个人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为何不能容许宗教人士公开地、坦诚地谈论他们的个人理想、信念和人生观呢?基于“平等”的原则,宗教信徒也不应受到任何的反宗教歧视。尤其是在大学这样一个标榜学术、言论、宗教自由的地方,理应相信大学的教授同学们是有理性、有客观分析、及自我批判的能力,可以在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中,公开地、坦诚地谈论关乎宗教信仰的问题。兼且在尊重人权的原则,大学作为一所高等教育的学府,是不应压抑同学教授们表达他们个人信仰或政治立场的权利。因此,基于“平等”与“尊重人权”的原则,宗教的课题终于在学术领域中重新获得被认可的地位。(注:还有其他的理据支持宗教立场与言论是可以在学术场所中表达的,有关的讨论可参阅George M. Marsden. The Outrageous ldea of Christian Scholarship.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以上描述了有关宗教教育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转化历程。世俗化的历程是将世俗的学术文化从宗教的领域抽离出来,使宗教不再是凌驾于学术文化之上;现代化的历程却是将宗教放回学术文化的领域中,使两者能以崭新的形式重新结合起来。假若说世俗化的历程是指基督教教育“从一个以基督教为主导的年代而转化成为一个基督教影响已逐渐消亡的年代”的一个历程的话,则现代化的历程便是基督教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重新找到一个合乎现代教育原则,并能为现代学术文化所接纳的一个历程。以上两种转化历程不单是对西方的基督教大学而言,它也同样地是影响着其他国家地区的基督教大学,尤其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也深深地受到这些转变的影响。在以下的讨论中,我将以崇基学院作为一个案,勾划出现代宗教教育在香港华人社会的一些重要转化。

(四)现代化的宗教教育

在一个世俗化与现代化的社会中,究竟应该怎样表达出基督教大学的特征来?首先,我们必须确定:世俗化与现代化的历程并不是完全否定宗教教育存在的可能性。相反地,它是要给宗教教育一个大的挑战,帮助现代宗教教育的不断提升。作为现代基督教大学的标志,宗教教育必须符合现代教育的原则,兼以一个可以实现基督教教育理想、具较开放及包容性的形式表达出一种现代化的宗教教育来。以下我将会以我身处的崇基学院作一个案,分别就课程、教学及校园生活三方面提出一些现代化的宗教教育所应具的表记,作为抛砖引玉,供大家一同讨论。

1.课程方面

基督教大学一般均提供宗教课程,有的是作为大学的通识课程,也有的是作为专门的学术研究课程。崇基学院较能全面地提供两方面不同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在通识课程方面,学院提供的课程有“大学修学指导”及“专题讨论”两科。此外,学院的“星期五周会”也列入通识课程中,学生每学年至少出席14次,即周会总数的一半以上方为符合学院的要求。[11-p513] 崇基学院的宗教系亦为大学提供不少与宗教研究有关的通识课程,譬如:“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圣经研究导论”、“耶稣伦理与现代世界”、“宗教与人的科学”、“宗教与自然科学”、“宗教、文化与香港社会”、“世界宗教”及“电影中的宗教”等。[11-p508512]

至于专门的学术研究课程方面,崇基学院的宗教系及神学组是属于大学的学术研究单位(在大学架构中,神学组是归属于宗教系内),均设有不同程度的宗教或神学课程。神学组特为基督教教牧人员提供高级神学训练课程;宗教系则提供宗教研究的课程,包括研究基督教、天主教、中国佛教、道教、中国民间宗教、亚洲宗教等。现代基督教大学所提供的宗教课程必须是开放式的,宗教系所提供的宗教课程更是着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课程中包括有“宗教与文学”、“宗教哲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学校宗教教育”等。2000年开始更增设“中国文化中之宗教”、“现代社会中之宗教”及“多元宗教课程”等课程。这些课程均不是以传教为目的,反之,其重点乃在教育性、学术性及哲理性的探究。以上的课程均是公开的,因此,修读的学生亦不限于是某一宗教传统的信徒,甚至是非宗教信徒。学生的来源也不仅是来自崇基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其他书院的学生也是可以自由选读这些宗教课程的。

事实上,宗教课程的提供对大学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所高等教育学府,基督教大学更应该提供一个较广阔的空间,让教授、同学们能公开地、较理性地探讨有关宗教的问题,尤其是有关宗教与文学、宗教与文化、宗教与社会、宗教与人生等问题。基督教大学必须能够提供这类的课程,才可以确保有关宗教的问题能够在一个具学术性和教育性的环境中得到讨论和正视。

2.教学方面

在教学方面,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符合现代教育的原则而施教。宗教教育工作者也须面对现代教育提出的两个难题,即有关灌输式教学和有关多元真理处理的问题。

第一个难题是有关灌输式教学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是强调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入真理,“indoctrination ”的原意就是“leading intothe right doctrine”。这亦正是传统教学中宗教教育工作者所必须肩负的责任。但在现代教育中,“indoctrination”一词却被解作是“洗脑”、“灌输式的教学”。[12-p177191]因此,宗教教育工作者若要避免犯上灌输式教学的指控,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甲、不要将宗教信念强加于学生身上,纵然有些信念或许是不可驳斥的真理;

乙、要培养自我批判的能力,可以接受不同观点的挑战和批评;

丙、须尊重学生的权利,鼓励他们经过理性的思考作出个人的抉择。

从积极的角度看,宗教教育工作者应该肯定教育是他们的“第一优序的活动”(firstorder activity),愈是关注近代教育的理论、 尊重学生的理性思考及个人抉择的权利,就愈能避免犯上灌输式的教学的指控了。[13-p154167]

第二个难题是有关如何面对不同的真理宣称(truth-claims)或宗教信仰的问题。根据JohnHick的看法,面对不同真理宣称的冲突时,我们可以选择以下三种不同的态度:“排他性”(exclusivistic)、 “容他性”(inclusivistic)或“多元性”(pluralistic)。(注:参John Hick,'On Conflicting Religious Truth-claims'in Religious Studies,Vol.19,No.40,pp.485-491. 有关如何处理绝对性真理问题的讨论,亦可参阅拙文:“在多元化的处境中向非基督徒讲授基督教信仰”,载于同前注引书,页7185。)这三种态度中,第一和二种态度是唯我独尊式的、较难帮助学生了解别人的信仰,只有第三种态度才能帮助学生开放自己、与不同信念的人进行坦诚的对话。传统的宗教教育工作者是以宣教或护教为己任;现代宗教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却是要教育下一代学习以一个开放的态度,与不同文化信仰、宗教传统的人坦诚对话、和睦相处。[13-p3345]

以上两个难题经常会在基督教大学中出现,也是现代宗教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正视的。崇基学院基本上已脱离了以宣教或护教作为其宗教教育的目的,在大学教育的大前提下,崇基学院的宗教教育已是以教育为“第一优序的活动”。我们相信现代宗教教育的目的,应是要帮助学生懂得运用理性思考宗教与人生的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众多不同信仰立场中作出个人的选取,并且在确立个人立场的同时,也能兼具一个“君子和而不同”的胸襟,能与持不同信仰立场的人沟通、交往,和睦相处、和平共存。[13-p108118]

3.校园活动方面

甲、宗教的社群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会大学中的基督徒群体是天之骄子,是在校园内备受宠爱的一群。但在现代的大学教育中,基督徒的群体不单是没有什么特权,更是因为他们是蒙召的一群,他们有一个特别的使命,是要服侍周围的人。他们所要服侍的对象也不单单是校内的信徒,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有广阔的眼光,愿意服侍校内外有需要的人,包括非信徒在内。崇基学院的校牧室便是一个好的例子。校牧室举办的活动是很多样化的,包括有周会、校庆的崇拜、节日的活动、师生团契等。所有的活动都是公开的,是开放给全校的员生,不论是教徒或非教徒,都是受到欢迎的。校牧室的工作是面向全体崇基学院的老师学生;不但如此,崇基的校牧室更有一宽大的面向,它也须面向香港中文大学的全体师生及工友们,校牧室的关怀对象也不是局限于中大的基督徒,而是全部中大的老师、同学及工友们。

乙、宗教的公众空间

基督教大学所提供的宗教教育,从传统的狭义的角度看,是为宣扬和维护基督教的信仰,但从现代的广义的角度看,却应是在大学中提供一定的空间,让教授同学们能有思考宗教信仰问题的机会,能够公开地讨论有关宗教的问题。其他的公立或私立大学未必有这样的看法,会容许在大学教育的场所中,有尊重宗教信仰的自由,或愿意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师生们可以公开地讨论有关宗教的问题。基督教大学可以在这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来。尤其是在华人社会中,基督教大学更应提供足够的空间,让教授同学们能够公开地讨论宗教与中国文化的问题、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的问题等。[14-p170188,p1-17]

为进一步开放这样的空间,崇基学院于1996年开始成立了“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中心成立的目标有三:

1.促进对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学术研究,其中尤以探讨宗教现象对中国文化、传统及社会的贡献;

2.透过提供跨科际的研究项目、研讨会及学术会议等方式,使学院的通识教育和校园生活更丰富和活泼;

3.藉著鼓励学院同事和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性学术活动,从而学习积极的、合乎科学的及跨科际的研究方法,用以了解宗教及其与中国传统和现代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15-p3]

除大型的学术研讨会外,中心经常性地举办一些活动,诸如:“每月讲座”(注:“每月讲座”主要是邀请校内不同学系的教授或访问学人,就他们与宗教有关的研究及学习成果,与其他同事及同学彼此交流。演讲的题目如:“传教与医疗:两个加拿大中国传教团的比较”、“宗教与人性”、“哪吒传说的起源与演变”、“佛教对后现代社会的回应”、“近年来大陆基督教研究的发展”及“中国知识分子与宗教问题”等。)、“学习小组”(注:例如:“佛教礼仪讲座”、“冥想的理论和实践研习班”及“志莲净苑一日禅:南传佛教的坐禅方法体验”等。)、“参观”(注:包括“香港道教宫观游”、“佛教志莲净苑考察游”等。)及“实地考察团”(注:如:199852561 日之“中国宗教考察之旅:福建省实地考察团”,考察了福建省内包括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及其他中国宗教的名胜和遗迹。)等。还有,中心在学院的通识教育上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的。据统计,在“专题讨论”(注:“专题讨论”是高年级同学必修的科目。该科主要目的是鼓励不同系别的同学联合组成研究小组(四人一组),自选跨科际共同兴趣的题目,写成研究论文,并在课堂上提交报告及讨论。)课程中,过去每年平均有近百分之十的同学是选择与宗教有关的课题作小组研究,而透过中心的协助,同学们可以在选定适当题目上、在搜集资料及寻求恰当研究方法上得到所需的辅导。(注:同学们研究的题目如:“新纪元运动”、“从复制人看人生的价值”、“福音戒毒”、“宗教信仰与迷信”、“神话与宗教:天后神话的历史与演变”、及“黄大仙庙面面观”等。)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研究中心已在老师及同学们的心目中建立了一个“宗教开放、言论自由”的形象。它不单只是为崇基学院、更能为整个香港中文大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让老师同学们开放地、理性地,亦能作出自我批判地参与有关宗教问题的讨论和探究。

丙、其他的活动

传统的宗教教育着重于形式化的教育,包括早会、崇拜、团契及宗教课程的提供等。现代的宗教教育则是开放式的宗教教育,它较着重宗教教育非形式化的表达,包括以下几方面:

a.师生之间非形式化的接触——崇基学院在校内经常举办不同形式的活动,有宗教性的,如主日崇拜、团契、圣诞节日庆祝、音乐会等;也有非宗教性的,如校庆活动、校园生活讲座、访问学人计划、吐露夜话、英语桌、普通话桌等。这些活动提供了很多机会,让师生们能多些相聚的时间,更是有多些机会共同探讨及分享有关人生、信仰、宗教等问题。

b.基督精神的表达——学院同事们亦十分强调群体生活的重要,每年均有透过“千人宴”、“圣诞聚餐”、“春名”、“欢送舞会”等活动,表扬崇基人彼此关顾、互相扶持、“崇基一家亲”的精神。学院亦设有不少的奖项,表扬有基督服务、牺牲精神的师生及工友们,这亦是一种非形式的宗教教育。

(五)结语

世界仍是不断在演进中,基督教大学所提供的宗教教育也逐渐地走上了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宗教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能为大学教育作出贡献?如何能在符合现代教育的原则下,实践基督教宗教教育的理想来。我们相信,一个接受过宗教教育薰陶的人,必然是一个懂得运用理性思考宗教问题的人,他必须能够在众多不同信仰立场中作出个人的选取,并且在确立个人立场的同时,也能与持不同信仰立场的人沟通、交往,及懂得如何在一个多元化的处境中与其他人和平相处。基督教大学的特色之一就是要在校园内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包括提供有关宗教研究的课程或活动,让教授同学们能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能够运用他们的理性及批判性的思考,去探索有关宗教信仰与人生的问题。

基督教大学的另一特色就是“基督的精神”。这种精神最能表现于学院内师生与工友间的一种服务及牺牲的精神。在基督教大学的校园内,透过形式的、或是非形式的活动,营造一种彼此关怀、照顾、互相扶持的团契生活来。

崇基学院的校训是:“止于至善”,这不单是指在做学问方面,也是包括学生在人生意义的追寻及人格的培养方面而言。中国教会大学中,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是:“厚生”(即“丰盛的生命”)、燕京大学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也正是表达出基督教大学宗教教育的崇高理想。崇基学院过去的经验或许也可以给与我们一些亮光,盼望我们能在这些方面多付一点努力吧。

吴梓明(1951—),男,广东顺德人。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系系主任,哲学博士,从事学校宗教教育及中国教会大学史。

【参考文献】
[1] 吴梓明.中国教会大学历史重寻的现代意义[C.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创刊号.香港:香港浸会大学,1998.
[2]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概览199798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1997.
[3] 吴伦霓霞编:迈进中的大学[M.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
[4] Marsden.George M.et al(eds. ) The Secularization ofthe Academ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5] Monsuma,Stephen V."The Supreme Court,Societal Elites,and Calvin College: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 SecularAge"in Ronald A. Wells(ed.) Keeping Faith ——Embracing theTensions in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Grand Rapids, Michigan,1996.
[6] Carter,Stephen L. The Culture of Disbelief ——HowAmerican Law and Politics Trivialize Religious Devotion. NewYork:Basic Books,1993.
[7] Marsden.George M.The Soul of the American University:From ProtestantEstablishment to Established Nonbelief.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8] Smart,Ninian. Secular Education and the Logic ofReligion.London:Faber & Faber,1968.
[9]  Smart, Ninian. The Science of Religion and theSociology of Knowledg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73.
[10] 吴梓明. 从神学教育到宗教教育——燕京大学宗教教育的考察[C.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第二期.香港:香港浸会大学,1999.
[11] 香港中文大学本科生手册19981999.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98.
[12] White,John'Indoctrination'in R. S. Peters( ed. ) TheConcept of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7.
[13] 吴梓明.学校宗教教育的新路向[M.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6.
[14]  Ng, Tze Ming Peter. "The Place of Religion inChristian College/Universities in Asia: Reflections from theHong Kong Experience",in Asia in 21[st] Century and ChristianUniversity,edited by Korea Institute for Christian CultureStudies.Seoul: Soongsil University,1998. Ng, Tze Ming Peter."Secularization or Modernization: Teaching Christianity inChina",in Studies in World Christianity, Edinburgh: Universityof Edinburgh Press,Vol.5,Part 1,1999.
[15]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简介.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1996.

 

(原载《复旦学报》200003期。录入编辑: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