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  >  哲学流派  >  后现代主义  >  正文

【乐国安 郝琦】社会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述评

20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其文化思潮也由现代主义转入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被看作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解构。心理学并未置身于后现代思潮之外。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便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中脱颖而出的社会治疗理论从根本上不同于现代心理学领域中的心理治疗,并对现代心理治疗范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由于社会治疗的理论重心和关注基点已由现代心理治疗对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的注重转向了历史的、文化的方面,并在方法上充分体现了后现代精神的超个体性、创造性以及视角多元性,因而成为美国心理学界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理论流派之一。

广义的社会治疗(social therapy)是指强调社会环境和人际方面而不是精神内部方面治疗形式的总称。它包括群体治疗、心理剧以及其他种种形式(注: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李伯黎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808页。)。 狭义的社会治疗是指由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倡导者弗莱德·纽曼(Fred Newman)、路易斯·赫兹曼(Lois Holzman)等人自本世纪70年代所开创的以表演理论为基础的社会治疗,也是本文所重点讨论的一种疗法,因其反对传统心理治疗中的诊断方法,并强调表演方法在治疗中的使用,又称为表演疗法。社会治疗迄今为止已在美国成功地推行了20余年。全美的社会治疗中心已遍布亚特兰大、波士顿、纽约(包括东部中心、布鲁克林中心和长岛中心)、费城、华盛顿及三藩市等地,很多人在该疗法的帮助下重新开始了新的生活。一些了解表演疗法的研究者、理论家、教育家以及治疗领域的从业人员甚至认为表演疗法动摇了传统心理学的根基,并震撼了心理治疗领域。

一、后现代精神与社会治疗

(一)后现代精神

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其文化思潮也由现代主义转入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被看作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解构。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和理论内涵”(注:R.Tarnas, The Passion ofthe Western Mind, Ballantine, New York, 1991,p.395.),因而对后现代精神的描述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德(J. F.Lyotard)提出,后现代的精神在于“去中心”和“多元化”(注: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即反对理性的独断和科学的霸权,强调所有思想和文化平等并存的发展;美国后现代思想家大卫·雷·格里芬(D.R.Griffin)认为, 倡导创造性是后现代精神的重要特征(注: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还有学者指出多元论的观念是后现代主义的最大成就(注: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等等。概而言之,后现代精神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反对个人主义,强调内在关系

对自我的理解由群体主义转变为个人主义是现代精神的主要特征。现代精神强调个人独立于他人的重要性。在个人主义支配下,现代人认为社会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存在的,共同体是服务于个人的。从哲学上说,个人主义意味着否认个人本身与其他事物有内在的关系。换言之,个人主义否认个体主要由自身与其他人的关系、与自然、历史的关系所构成。(注: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在后现代思想家看来, 个人主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各种问题的根源。对自我的过度关注往往导致对他人的冷漠、轻视甚至敌对,于是造成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对立。后现代主义在反对现代性的个人主义的同时,提出了内在关系说。这种观点认为,个人不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而是关系的存在。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存在,而是永远处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交汇点。在这个意义上,个人不是独立的自我,而是关系中的自我(self-in-relation)。如果说现代主义视个人与他人、他物的关系为外在的、偶然的和派生的,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强调个人与他人、他物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正如格里芬所指出的,“个体与其躯体的关系、与较广阔的自然环境的关系、与其家庭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等等,都是个人身份的构成性的东西”(注: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2.倡导创造性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因信奉物理主义的世界观,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否认人的自由与尊严而被看作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注:B.F.Skinner, 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New York:Knopf,1971.)。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则信奉有机主义, 认为人并非只是由环境决定的产物,而是由内在关系构成的社会存在物,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所处的环境作出自由反应的具有真正创造性的存在物。在任何时刻,人们都在依据自己的愿望、目的、意义和价值从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当中,即从人们的精神中创造着自己。

对创造性的高度重视代表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法国历史学家福柯(Michel Foucault )曾讲过这样一段名言:“人生劳作的主要兴趣是使自己成为不同于昨日的另外之人。一旦你知道何时去著述,最后又会说出些什么东西,你想你还会有勇气去写它吗?真正的著作,真正的爱情关系,也就是真正的生活。这场游戏之所以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参与,就是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其结局会怎样。”(注:转引自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显而易见,在福柯看来, 创造是人生的真正乐趣。需要指出的是,后现代思想家所倡导的“创造”与现代人所理解的“创造”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人通常将创造看作是少数人、天才、艺术家的事,从而将创造特权化了。而后现代思想家则力图把创造的权利还给普通民众。

3.倡导多元论的观念

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认为,事物有许多意义,一事物可以被看成各种各样,这种多元论观念是后现代哲学的最大成就。传统思维是从一个概念的中心进行操作,运用固定的概念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再现现实。而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视角多元论主张变动概念的层面,转换研究的视角,以避免思维视角的单一和僵化。

后现代主义对多元论的倡导是与“本体论的平等”原则分不开的。根据这一原则,任何存在的东西都是真实的,一个人不管是伟大的还是渺小的,一种思想不论是非凡的还是平凡的,都是真实的。本体论上的平等原则要求摒弃一切歧视,接受一切有区别的东西,“接收和接受一切差异”(注:J. Bashler,The Metaphysics of Natural Complex,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p.33.)。

(二)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社会治疗

社会治疗的理念从根本上不同于现代心理学领域中的心理治疗,并对现代心理治疗范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由于社会治疗的理论重心和关注基点已由现代心理治疗对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的注重转向了历史的、文化的、表演的(performatory)维度,并在方法上充分体现了后现代精神的超个体性、创造性及视角多元性,因而成为美国心理学界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理论流派之一。

在现代心理学领域中,大家所熟悉的精神分析、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等均以对症状的控制与消除作为治疗的目的;而社会治疗则认为通过表演再创人生的发展是治愈精神痛苦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治疗不仅仅是一种心理调适的工具,而是一种生活规划的方法论。社会治疗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作为一种方法、一种技术去指导人们的生活。治疗者的任务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去发现他们真正想要的生活,帮助人们去表演这种生活。社会治疗的目的并不是仅仅改善人们的行为,而是要创造全新的生活。

二、社会治疗的理论基础——表演理论

表演理论的创始人弗莱德·纽曼(Fred Newman )是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哲学博士。目前在美国东部研究所短期心理治疗中心应用表演理论开展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

纽曼在阐述表演理论的主要著作《一生中的表演——实现快乐人生的实践哲学》(注:Fred Newman,Per formance of a  Lifetime APractical  Philosophical Guide to the Joyous Life.New York:Castillo International, Inc.1996.)一书中指出,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是人对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能力进行选择。这种对行为方式的选择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表演,其意义在于人们能够从表演中得到发展。

表演理论认为,表演与普通的行为不同。行为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无数重复性的情境中,根据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去行动,是以自然性为特征的。而表演是创造性的,是通过创造性地模仿他人,扮演他人角色去表达自己在历史与社会中的独特性。

表演理论的目的并不是解决那些与存在有关的似是而非的问题,而是唤起大家对人类生活中表演维度的注意。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存在的表演维度长期以来一直被大家所忽视。很多人认为表演是舞台上的事情,是演员们的专利,是少数聪明人制造的,其他人只能以文化消费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职业演员的表演活动。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被挤到一个特定的角落里,像政治和哲学一样,被制度化、职业化,表演只剩下了娱乐的功能,并且像娱乐一样无足轻重了。

表演理论强调,人是会表演的物种。婴幼儿开始学习语言就是在表演讲话。他们模仿成年人的时候,并不是鹦鹉学舌式的简单模仿,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是在社会情境中扮演他人角色。正是在这种创造性的模仿中,人类实现了从咿呀学语到正式交谈的既普通又神奇的飞跃。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成年后就停止了发展,就是因为社会环境没有为我们提供扮演他人角色的机会。而人类正是通过参与社会环境中的活动,通过扮演他人角色学会了各种活动,并在其中得到发展。

表演理论要阐明的观点是,历史是一部戏剧。不是在别的地方,也不是在另外的时间,而是现在正在进行着的,并永远继续下去的社会生活的全部。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世界是一个大舞台。历史和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中,我们通过持续的参与活动建立了社会的各种制度,并确立起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包括我们的趣味、习惯、态度、意见、行为等);在历史中,我们运用我们的自由去改造生活。如果我们忽视了生活的历史维度、表演维度,仅仅把自己看作是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的产物,那么我们便无法欣赏生活这部戏剧。如果我们能够看到生活中表演的维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观众,同时也是表演者,我们不仅仅是确定的,同时也是自由的,那么,便能使人生达到快乐的境界。

以表演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治疗方法在当今的美国已逐渐流传。社会治疗的基本假设是:现代人的孤独与痛苦是由于把人生看成是生与死之间的一个短暂停留,认为自己的生活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因此,只有重建人们的社会感和历史感,再创人生的发展,让人们认识到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选择,对自己的态度有所选择,自己正与他人一道创造着历史,才能消除对人生的误解,体验生活的快乐。而实现快乐人生的途径就是表演,即创造性地模仿他人,主动地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而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成为社会这个生生不息的舞台上的表演者,成为历史这部永无止境的戏剧的创造者。

三、社会治疗的基本过程和特征

(一)社会治疗的基本过程

1.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

近年来,在心理学界出现了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这就是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影响迅速增长。这位出生于奥地利, 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哲学家因其提出哲学的任务就是进行语言治疗的著名论断,从而促使西方哲学完成了继认识论的转向之后的第二次转向——语言学的转向。

维特根斯坦的前期思想认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是由事实、事态组成的,世界是有本质结构的。而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否定了前期的观点,最终认为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并不是由可以描述的事实或事态组成的封闭的、完成了的整体,而是由各式各样、作用各异,但彼此间又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交织的无限增长、无限丰富着的生活形式(forms of life)组成的开放系统。

所谓生活形式就是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流行的,以特定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等为基础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体或局部(注:韩林合:《维特根斯坦哲学之路》,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页。)。生活形式的基本特征如下:首先, 一种生活形式就是一种实践,它是由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构成的;其次,任何实践,任何生活形式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行的,都以特定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为前提;最后,人们的任何概念活动都可在生活形式中找到其根源,都以特定的生活形式为根据。换言之,“生活形式是既定的,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注:Ludwig   Wittgensteins,  PhilosophischeUntersuchungen,herausgegeben von G.E.M.Anscombe,G.H.von Wright,Rush Rhees.in Ludwig Wittgensteins Werkausgabe in 8 B@①nden,Band 1 (Suhrkamp,1984),p.572.

由此可见,人们的一切概念活动都是以生活形式为基础的,所以人们在概念活动上的一致也就必须以生活形式的一致为基础,而不同的生活形式便会引起不同的概念活动。维特根斯坦还以“希望”、“期待”、“意图”等心理学概念为例来说明生活形式是如何构成我们一切概念活动之基础的。他指出,“意图是包含在情形中,包含在人类的习惯和制度中的。如果没有棋类游戏这种技术,那么我们也就不会有下一盘棋这样的意图。 ”(注: Ludwig   Wittgensteins,  PhilosophischeUntersuchungen,herausgegeben von G.E.M.Anscombe, G. H. vonWright, Rush Rhees.in Ludwig Wittgensteins Werkausgabe in 8B@①nden,Band 1(Suhrkamp,1984),p.337.)维特根斯坦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日常语言是由各式各样的语言游戏组成的,语言游戏是植根于生活形式之中的。“‘语言游戏’一词意在强调:讲一种语言是一种活动或者一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 ”(注:  Ludwig   Wittgensteins,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en,herausgegeben von G. E. M.Anscombe, G. H.  von Wright,  Rush Rhees.   in LudwigWittgensteins Werkausgabe in 8 B@①nden,Band 1 (Suhrkamp,1984), p. 23. )“语言总是相关于一种生活形式的”( 注:  LudwigWittgensteins,  Bemerkungen ü ber die  Grundlagen  der

Mathematik, herausgegeben von G.E.M. Anscombe, G. H.  von Wright, Rush Rhees. in Ludwig Wittgensteins Werkausgabe in 8B@①nden, Band 6(Suhrkamp,1984),p.335.)。

2.社会治疗的基本过程:对生活形式的改变

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强调了关系性活动(relationalactivity)的重要性,即讲一种语言是活动的一部分,或者说是生活形式的一部分。纽曼在开展社会治疗的实践中受到生活形式概念的启发,并以关系性活动为理论基础发展社会治疗的实践。关系性活动在社会治疗中意味着,只有在相互联系的活动中语言才有意义,改变一种生活形式就是改变了词语和对话的意义。 (注:Fred Newman &  KennethGergen,"Diagnosis:The Human Cost of the Rage to Order",103[rd]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in New York City,August,1995.

在社会治疗中,患者常常会谈到“抑郁”、“焦虑”、“这几天过得糟透了”、“我对他很气愤”等。怎样帮助患者改变这种状态呢?当然,分析这些症状的性质是毫无意义的。社会治疗的方法是改变与之相关的生活形式。即通过集体地、创造性地表演人们的生活,从而改变固有的生活形式。只有当人们创造了新的生活形式,他们才可以说自己理解了新的行为方式;只有当人们表演了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才能够理解作为表演的生活。

社会治疗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创造一个表演的环境,治疗者作为导演或演员要帮助患者保持这个活动的表演性,即帮助患者记住他们是在表演中,而不是在现实生活里。把每个人反映出来的问题、困扰完全当作剧中的情节、台词来处理,而不是进行传统方式的诊断。治疗者可能会提示大家,“这是你们即兴而作的一场戏,是对情感生活的表现,它将创造情感生活的新形式,产生出新的情绪,从而改变生活。表演将给我们一次成长的机会,一次发展的机会。”

在这样一个完全的表演氛围中,治疗小组的每个成员,包括治疗者在内都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预先知道,因为这种表演具有无限的多样性、丰富性。然而,由于表演改变了原来的生活形式,从而也改变了与之相应的情绪状态。

总之,表演疗法是一种人际间发生的过程,治疗并非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用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表演的各方建立的是一种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表演是一个共同创造、无限展开的过程。表演训练帮助人们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转变为成长和发展的机遇,指导人们用自己与生俱来的表演才能创造出新的生活形式,创造性地表演自己的生活。通过这种表演活动,人们在任何年龄都可以继续成长。

(二)社会治疗的基本特征:非诊断性

社会治疗中表演方法的确立是以批判传统心理治疗的诊断形式为前提的。传统的心理治疗有几个必经阶段,其中心理诊断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心理诊断的任务,主要是对患者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确认,治疗者对患者的帮助和改变是在心理诊断的基础上展开的。

心理诊断是以心理语言的图式论为依据的(注:Gergen, K.  J., 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94.)。图式论认为心理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真实、准确地描述心理状态,包括动机、态度、心理事件等。与这些描述相应的是内部的客观状态,有时是外部的“现实”。图式论的观点代表了长期以来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依据图式论的观点,在心理治疗中,患者被要求对心理的所谓客观状态努力进行描述,治疗者则不停地敦促患者诉说病情,对“内部现实”作出尽可能详尽、忠实、深度地描述,并对患者所表述的真实性、意义、一致性、清晰性、价值等进行盘问和质疑。可以说,诊断的大部分时间是对心理事实进行描述、再描述的过程。而诊断本身,便是按照《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最新版本,针对患者的症状对号入坐,贴上诸如“学习障碍”、“躁狂抑郁”、“低自尊”、“临界智商”或“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等标签。一些反对心理诊断的意见认为,这样的诊断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患者的处境,或者说对患者的生活形式发生了影响。患者一旦被贴上诸如此类的标签,便构成了其个人生活史的一部分。这是传统的心理治疗者难以理解,也无法改变的一个基本事实。简言之,诊断本身在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的同时,也把消极影响渗透到未来的生活中去,造成更多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在心理学界,心理语言的图式论观点及以此为基础的心理诊断的有效性已受到许多直接或间接的批评,特别是受到有哲学背景的“哲学心理学家们”的严肃批评。其中大部分批评是与维特根斯坦后期的思想密切相关的。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彻底否定了语言图式论的观点,提出了关系性的活动理论(relational activity), 指出语言不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描画,而是“一个活动或一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随着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在心理学中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已放弃了心理语言图式论,主动探索活动论的方法。而表演疗法就是否定了传统的诊断方法,致力于发展非诊断性的方法,即不贴标签,不去挖掘患者生活中的“真实”,而是通过帮助人们创造性地表演新的生活形式,从而创造新的情绪。可以说这在方法论上是具有后现代意义的。

四、余论

鉴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无法亦无意对这一思潮作出一个全面的评价,只想就当前我国心理学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两个主要误解作出某种程度的澄清。

首先,心理学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第一个误解是,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否定”和“摧毁”的代名词,后现代主义宣扬的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在我国心理学界,或许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使一些人闻“摧毁”而色变,因而对后现代主义持简单的否定态度。然而只要稍加分析便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所涉及的摧毁概念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摧毁”有很大的区别。正如我们所了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它代表了一种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引起的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的重大变革。因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价值体系的重新审视、反思、质疑乃至于批判、解构,都包含着积极意义,包含着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它所反对的是任何现代主义所假定的“大前提”、“绝对的基础”、“唯一的中心”、“单一的视角”(注: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摧毁与否定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向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来解放人们的思想,拓宽人们的视野, 为人们争得自由(注:G. B. Madison, The Logic ofLiberty,Greenwood Press,1986,p.1.)。

其次,心理学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第二个误解是,认为我国并非处于后现代社会,因此后现代思潮与我们当前的心理学研究无关。实际上,发端于西方世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之所以有了一定的声势,并非只是由于其思想的新颖与独特,而且是由于它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与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说,处于信息时代的任何关心人类命运的人都不应简单地排斥这一思潮。具体到心理学领域,由于后现代心理学思潮反对实证主义及实验方法,因而可以说更贴近人文主义的立场。拒斥后现代主义观点的人认为,我们当前的问题在于实证科学的弱小,而不是实证科学强大到足以侵吞人文精神。这种观点也是有待商榷的。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其特殊性,研究方法则应适合于特殊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在心理学研究中,应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观点,而不要陷入以方法为中心。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倡导的贴近人文主义立场的研究方法,应当引起心理学者对片面强调实证方法而遇到的难题进行反思。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多种方法兼容并蓄,依据不同的研究课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学科的发展是有益的。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可供心理学研究借鉴之处。

总之,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不断深入,对它的种种误解或许会逐步得以消除,对这一思潮公正的评价抑或是批判,将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

(原载《南开学报》199906期。录入编辑:乾乾)